400 110 1177
简历编号:HF-10795 更新日期:2016/10/22 10:34:40
 
友情提示:由于大部份中老年人对电脑的操控不是很熟悉,可能存在简历填写不是很完善,请招聘单位尽量电话与其进一步联系!
基本信息
信息加载中,请稍后...
自我评价(或专长)
集23年丰富的管理经验与扎实的科研技能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精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haccp等体系及QS的建立与运作;具有丰富的团队组建与扩充经验和企业管理与协调经验;擅长产品开发及公司改/扩建实战经验,施展自己在调味品、粮油加工、酱腌菜、休闲食品等方面的研发技能与公司产品发展相结合的能力;擅长与政府及有关合作方的交流、协调合作关系。

职业目标:快速消费品等行业中、高级经理(总经理、副总经理、厂长、总工程师、主管等)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合肥金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粮油化妆品烟酒)股份制企业
从职日期: 2003-2010
所属行业: 日常消费品(烟酒等) / 其他
所在部门:
担任职位: 常务副总、总工、董事
工作描述: (1)2000年7月起主持承担合肥金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建厂或技改的工艺设计、设备的选型、规划、实施;主持负责蚕豆酱、黄豆酱、甜面酱、酱油、食醋、酱腌菜、小磨麻油、油辣椒及其系列产品的投产、过程控制、出厂的整体流程设计及应用指导,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设计研发、中试、批量生产及指导,2004年按照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国际标准建立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主持起草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其管理方面的文件,组织公司有关部门保持体系有效运行并实现持续改进。公司自2000年组建以来,共解决当地农民就业120余人,招聘大中专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近30人;2006年企业综合产量达5000余吨,销售收入5370万元,净利润250万元,上缴税收354万元。(2)2004年以来根据市场需求主持开发的雪菜肉丝、肉末豆角、香辣八宝、辣子鸡、爆椒凤尾鱼、干煸肉丝、牛肉辣酱、海鲜辣酱、剁辣椒、草菇老抽及辣油椒酱等新产品新包装自投入市场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06年新增产值1670万元,创利税212万元。(3)2004年主持“合肥统一企业配套原料生产及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规划,主要负责生产技术的现场指导和培训。该项目实施后既符合中央的三农政策,又可建立起紧密型生产基地3000亩,松散型基地11000亩,带动基地农户3300户,解决农村新增就业人口1000人,新增企业用农民工180人,使基地农户摆脱传统的种植模式,实现农村先进科学的现代种植模式。户均年收入20000元。公司2005年已先后在肥东、肥西开展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肥西丰乐基地已列入安徽省无公害农业示范基地。(4)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参与合肥市重点科技计划“一种绿色化生产低聚壳聚糖新工艺”项目研发,承担生产加工和设备选型等管理工作。该项目已获得合肥市科技局的批准,列入合肥市重点科技计划。2008年通过安徽省级科技成果鉴定。(5)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参加合肥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利用龙虾废弃物为原料的系列调味品开发与产业化”课题的研发,该项目已获得合肥市科技局的批准,由合科[2007]15号文批准立项,列入2007年—2008年合肥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我主持龙虾酱油、龙虾酱、龙虾粉的工艺设计、中试及后期建设、批量生产工作, 2009年12月通过安徽省级科技成果鉴定。(6)2006年至今独立完成制修订企业产品标准13项,均一次性通过合肥市标准化协会、合肥市质检局及国家农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部门组成的专家组审查验收,并予以备案。(7)2006年至2007年12月主持公司年产3万吨新厂房工艺设计、厂房布局、设备选型安装制作等工作,2008年1月经卫生、质量、消防等部门组成的专家组验收合格。(8发表论文多篇:《中国调味品》2007年第9期发表《复合调味酱产品标准制订的探讨》(2006年8月参加中国标准化协会主办的中国标准化学术高级论坛,我独撰的《复合调味酱标准制订的探讨》论文获优秀论文奖)《中国酿造》2007年第2期发表《安庆蚕豆辣酱的工艺探讨》《食品科技》2008年第5期发表《龙虾虾头中虾油提取工艺的研究》《食品科学》2008年第10期发表《利用龙虾加工废弃物酶法制取龙虾蛋白粉的工艺研究》《现代食品科技》2009年第2期发表《酶解法提取龙虾废弃物中蛋白质的工艺研究》(9)负责与台湾统一企业集团大陆分公司、广东锦丰集团安徽分公司等大型方便面企业的合作洽谈、供应及其售后服务工作。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深受合作方的好评。(10)几年来集中精力和人力大力推进ISO 9001标准宣贯工作,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建立质量体系使之有效运行。重点对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质量责任、质量考核等作出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对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记录等方法手段都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实行跟踪追溯,使公司的体系达到规范化的要求。同时要求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员工质量意识教育和培训,实现家族式作坊向现代企业经营机制转变,使企业较快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步入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
 
公司名称: 安庆胡玉美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快速消费品
从职日期: 1987-2003
所属行业: 日常消费品(烟酒等) / 其他
所在部门:
担任职位: 技术质量部部长
工作描述: 安庆市胡玉美酿造食品有限公司(中华老字号企业,始建于1830年,中国调味品企业50强,原国营安庆市胡玉美酿造厂)(1987年7月~2003年6月)公司性质:民营企业行业类别:食品(酱、酱油、食醋、酱腌菜、调味料、脱水蔬菜、麻油、纸箱、塑料容器等) 担任职位: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酿造车间主任、技术质量部部长,分管过生产、技术、质量、新品开发等工作。 工作描述: 1987年7月~1993年2月主持发布安庆市胡玉美酿造厂QC成果“通风制曲质量管理点的控制”及“严格加强蒸煮管理,提高原料全氮利用率”获安庆市经委壹等奖 1989年~1993年参与开发安庆市胡玉美酿造食品有限公司“系列调味酱产品新包装”获安庆一轻系统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 1994年10月~1995年9月主持开发的安庆市胡玉美酿造厂“辣油椒酱、海鲜辣酱、红烧酱油、餐桌酱油”获安庆市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安徽省级新产品,其中辣油椒酱获安庆市科技进步成果四等奖 1994年10月~1995年9月主持开发的安庆市胡玉美酿造厂“花生麻辣酱、鱼香调味酱、咖喱酱、海鲜酱油”获安徽省级新产品 1996年6月~1997年7月主持开发安庆市胡玉美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啤酒废酵母酿造酱油的技术开发”获安庆市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成果四等奖 1999年10月~2000年9月参加安庆市胡玉美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啤酒废酵母酿造5000吨/年优质酱油技改项目”承担工艺技术、设备选型的指导应用。该项目是省科技成果“啤酒酵母酱油的技术开发”的应用转化,已列入1999年度安徽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省经贸委经贸科便函[1999]13号文》。该项目实际总投资402.58万元,比计划提前一个多月竣工。该项目选用的设备均为国产先进定型设备,关键设备达到国内90年代先进水平;采用先进的“多菌种制曲、淋浇发酵”工艺,并将现代生物技术嫁接到传统生产工艺中,彻底改变酱油生产中菌种单一、口感淡薄的状况,为生产高档酱油提供了技术保证。改造后增加产值1080.375万元,创利税345万元,回收期26个月,投入产出比达447.2,资金利税比达19.17。改造后原料利用率提高2.9,能耗及动力消耗降低22、5.6。其中啤酒废酵母的利用,不仅为啤酒厂家副产品再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为酱油厂家开辟了新的蛋白质资源途径,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可谓利国利民。据统计每年可节约蛋白质资源202吨折合5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建议公司成立了以领导班子组成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生产技术部负责日常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公司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过程质量的监控、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项目的技改、标准化、原料的采购、设备的管理等工作实行了统一归口管理,从体制上保证和加强了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职能作用。公司成立了企业管理督察领导小组,健全巡检制度,检查工艺纪律、劳动纪律、规章制度、文件的执行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了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每天陪同总经理会同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生产现场和职能部门检查劳动纪律和产品质量等工作,发现问题在现场及时加以解决。在激励政策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关键工序实行质量考核,奖优罚劣。从而发挥了广大员工的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员工的质量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主持蚕豆辣酱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工作,已与2002年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主持ISO 9001:2000换版工作。主持安庆市质量管理奖申报工作。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方式: 不限
期望职位: 经营/管理类|(正/副)总经理-其他
期望工作地点: 安徽/合肥/市辖区
期望行业: 公展/公关/礼仪 / 其他
从事该行业: 20年以上
是否可跨区域: 可跨区域工作
到职日期: 根据企业要求
联系方式
信息加载中,请稍后...
更多 ->